第247章 不过东施效颦罢了(1 / 2)
京中流民基本都能得到妥善安置,能确保他们顺利过冬。
而其余州县因地方财政无法同京中相较,基本没有条件修建救济所,没办法直接收治流民,故而多是以补贴形式救灾。
各个州县灾民具体善后工作也不尽相同。
其中,洛城、平城,采取对受灾严重的村民开仓发粮、发补贴,按人头每人免费提供十升米,每人补贴一吊钱。
另外提供平价米,口粮不足部分,可自行出钱购买。
还有的如留县,县中尚有较多存粮,但衙门银钱不足,故而全部以米粮救济。留县对当地灾民每人提供二十升的补贴米。
目前旱灾善后情况大致如此,稍后,臣会将调查结果以书面呈禀。
臣私以为,眼下深秋将至,京郊州县那二千五百余名流民应加以重视,臣建议将他们纳入特殊救助范围。
他们或家中有患病之人,或老弱居多,因家中无积累存粮,仅靠当地官府补贴又无法生存下来,多是迫于无奈上街行乞。
若是得不到相应的救助,这些人怕是很难熬过寒冬。”
平宣帝听闻此话,颔首道:“朕知道了,朕会让户部拟定特殊救助方案,对州县那些流民提供额外补助,以解决他们面临的难题,让他们尽早返乡。”
“陛下英明仁慈。”
萧逸顿了顿又道:“京郊州县本就是就地补助,除了那两千五百余人流民外,基本不存在流民返乡归田问题,故而不需要官府劝返。
所以,需要考虑劝返问题的,主要还是滞留京中这八千人。
臣建议,制定返乡鼓励政策并在栖流所公示,在春耕开始前,对所有主动返乡的流民提供返乡盘缠和钱粮补贴。
想必有了补贴,大部分流民还是愿意及时返乡。
而对于那些不肯拿补贴,或者拿了补贴,却迟迟不肯离京、继续滞留京中,沿街行乞之人,应限期遣返,逾期不返者,收为杂役,想必定能震慑住那些奸懒馋滑之人。”
平宣帝满意颔首,逸儿做事处处想在前面,又处处想得周全。就是让他省心。
他看着萧逸俊朗的面容道:“难为逸儿早早考虑好对策。刚刚听到王爱卿提到那些灾民、流民,朕就觉头大,经你这样条理清晰地理顺,朕顿时觉得那些难题都有办法迎刃而解。
朕心里有数了,也就放心了。你们先下去吧。”
“是。”
“臣告辞。”
萧逸同王砚青前后脚出了御书房大门。
到了空旷之处,原本走在前面的萧逸忽而顿住脚,幽幽转身看向身后的王砚青,唇角带着冷笑。
“王公子真是好手段,陛下都可以被你拿来利用。”
“三公子,你说什么?我怎么听不懂。”王砚青装起糊涂,只是眼底那抹狡黠之色却出卖了他。
“还装。你不就是想借陛下之口将我叫进宫吗?”
萧逸一双冷肃的眸子逼视王砚青,“你就那么怕我同楚小姐独处吗?”
“独处?”
王砚青忽而笑了,“算了吧,就是陛下不召你进宫,你今日也没机会同郡主独处。郡主是去栖流所给人治病,不是同你约会的。真有你的,还说什么我怕你同郡主独处。”